| 文字: | ![]() |
| 拼音: |
空若网提示您:点击可以发音哦 |
| 注音: | ㄩˋ |
| 部首: | 艹 |
| 笔画: | 9画 |
| 五笔: | AGFJ 在线打字练习 |
| 结构: | 上下 |
| 五行: | 木 |
| 笔顺: | ![]() |
| 异体字: | 芌 |
| 汉英互译: | dasheen |
| 英文翻译: | taro |
| 组词: | 芋郎君 野芋 芋栗 芋妳 山芋 芒芋 芋渠 轩芋 芋母 君子芋 藷芋 乌芋 鹯芋 芋尹 煨芋 |
| 诗句: | 查看带芋字的诗词 |
| 同音: | 查看芋字的同音字 |
| 词语: | 查看带芋字的词语 |
| 成语: | 查看带芋字的成语 |
| 取名: | 取带芋字的好名字 |
| 字义解释: |
芋yù(ㄩˋ) ⒈.多年生草本植物,作一年生栽植培。地下有肉质的球茎,含淀粉很多,可供食用,亦可药用。俗称“芋奶”、“芋艿”、“芋头”。 ⒉.指“马铃薯”:洋芋。 ⒊.指“甘薯”:山芋。 ⒋.指“荸荠”:乌芋。 |
| 意思详解: |
◎ 芋 yù 〈名〉 (1) (形声。从艸,于声。本义:植物名。俗称“芋艿”) (2) 同本义 [taro] 芋,大叶实根,骇人,故谓之芋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士卒食芋菽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 其实葵菹芋。——《仪礼·士丧礼》 (3) 又如:芋火(煨芋的炭火);芋渠(大芋头。同“芋魁”);芋荷(芋艿。因其叶似荷,故名。南方称芋头的叶及柄为芋荷);芋火(煨芋之火);芋郎君(抟芋酥作人形的食品);芋魁(芋的块茎。泛指薯类植物的块茎);芋魁豆饭(喻食物粗劣) (4) 泛指薯类植物 [tuber crops]。如:山芋;洋芋 |
| 康熙字典: |
芋【申集上】【艸部】 康熙筆画:9画,部外筆画:3画 《唐韻》《韻會》王遇切《集韻》王矩切《正韻》羊茹切,音羽。《說文》大葉實根駭人,故謂之芋也。《續博物志》芋以十二子爲衞,應月之數也。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士卒食芋菽。《索隱註》芋,蹲鴟也。 又《儀禮·士喪禮註》齊人或名全菹爲芋。 又《廣韻》雲俱切,音于。草盛貌。 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匈于切《正韻》休居切,音吁。《揚子·方言》大也。《詩·小雅》君子攸芋。《註》香于反。 又火吳反。或作吁。 又陳有芋尹,見《左傳》蓋以鳥名官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