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文字: | ![]() |
| 拼音: |
空若网提示您:点击可以发音哦 |
| 注音: | ㄓㄚˇ ㄓㄚˋ |
| 部首: | 魚 |
| 笔画: | 16画 |
| 五笔: | QOTF 在线打字练习 |
| 结构: | 左右 |
| 五行: | 水 |
| 笔顺: | ![]() |
| 异体字: | 蚱 鮺 鲊 |
| 英文翻译: | minced and salted fish to preserve |
| 诗句: | 查看带鮓字的诗词 |
| 同音: | 查看鮓字的同音字 |
| 词语: | 查看带鮓字的词语 |
| 成语: | 查看带鮓字的成语 |
| 取名: | 取带鮓字的好名字 |
| 字义解释: |
鮓zhǎ zhà(ㄓㄚˇ ㄓㄚˋ) ⒈.一種用鹽和紅麴醃的魚:“江南人好作盤遊飯,鮓脯膾炙,無有不埋在飯中”。 ⒉.用米粉、麵粉等加鹽和其他作料拌制的切碎的菜,可以貯存:茄子鮓。扁豆鮓。 |
| 康熙字典: |
鮓【亥集中】【魚部】 康熙筆画:16画,部外筆画:5画 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側下切。與鮺同。藏魚也。《釋名》鮓,滓也。以鹽米釀之如葅,熟而食之也。 又《集韻》助駕切,音乍。海魚名。或作蚱。《博物志》東海有物,狀如凝血,從廣方員,名曰鮓魚。無頭目處所,內無藏,衆蝦附之,隨其東西,人煑食之。 |